也都是粉红色, 屋子里放满了娃娃。许琛兴致勃勃地和文蓉讲述每个娃娃的由来。
许琛家的书房特别让文蓉惊讶, 书房的两面墙上都钉着高达屋顶的书架, 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。“你们家的书真多呀!”
“那是”许琛特别骄傲, “我爸爸妈妈都喜欢买书, 这些书都是他们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买的……”许琛让文蓉在里面随便看。
文蓉随手抽了一本书翻看, 这本书里写的是一个个的法律小故事, 每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个法律知识。文蓉看着看着就入了迷, 直到外面报时的钟声想起来才反应过来,已经十点了,文蓉还要去店里帮忙就和许琛告辞。
许妈妈挽留了半天,听文蓉说要去店里帮忙只好放她离开。许琛见文蓉喜欢那本没有看完的书,就让她带着回去继续看。
一放了寒假,商场这边的生意更好了,店里面三个人忙的不可开交。文蓉找周姐帮忙印制了一批号牌,顾客先交钱取号,然后再去端面,这样一来即使人多也不至于出错。
姥娘虽然认识的字不多,可数字还是能认清楚的,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,文蓉教会姥娘使用后,收钱找钱姥娘也算得麻利,往柜台后面一坐,颇有老板的架势。
文蓉姐弟放假以后每天都会过来,不忙的时候,三人就趴在店里的饭桌上写作业,人多了就帮忙端面,收拾碗筷。忙忙碌碌中离过年越来越近了。
腊月二十这天晚上,小舅和妗子带着一大包东西来到文蓉家,小妗子一来到就和姥娘说了一个好消息:“娘,涛涛他爸年前转正了。”
姥娘一听也很高兴:“真转正了?花了多少钱?那现在在哪个车间,工资能给涨不?”
“交了八千块钱,工作没变,还在我现在的车间,工资也涨了二百块钱呢。”小舅从橡胶厂建厂起就在那里干临时工,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转正了也是心满意足。
文蓉却知道橡胶厂的辉煌期也就是再有个十年,进入2000以后,这些厂子都开始走下坡路,工人也都下岗另谋出路了。当年和她一起摆小吃摊子的也大都是这些下岗工人,文蓉也不好扫小舅的兴致,试探了一下问道:“小舅,其实你们厂里的工资也不比妗子卖豆腐脑挣得多吧,你怎么不帮着妗子好好做生意呢。”
“那可不是这么回事,”小妗子立马不赞同:“你还小,不懂这些,我卖豆腐脑毕竟不是长久的活计,做买卖哪有准头,还是你小舅的工作保险,国家按月发工资,福利待遇又多,等老了不能动了,月月领退休金就行,做买卖哪有这些待遇?”
小妗子计划的也比较长远:“等明年家里再攒些钱,我和你小舅还打算给涛涛转个非农业户口,以后他要是考不上学还能去厂里接你小舅的班。”
这几年,他们周围很多的村子都有人转了非农业户口,可是这些人以后都会后悔,现在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户口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之分。不仅仅如此,到时候农业户口又变得吃香了起来。
文蓉劝阻小妗子道:“我听说现在单位都不让子女接班了吧,小妗子你给涛涛转那么早户口干嘛,还得花一大笔钱,以后涛涛要是学习好,考上了大学这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的了。”
小妗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“涛涛要是学习和你们几个这么好我就不愁了,这不是没办法嘛……”
小妗子过来给姐弟几个都买了过年的新衣,说了这半天闲话,小妗子这才想起,拿出来让姐弟三个试穿。又交代文蓉尽管忙店里的生意,过年的年货她们给准备,到时候,都做好了给送过来。
腊月二十二这天是东郊镇传统的年会,特别的热闹。姥娘就不让她们跟着去店里,让姐弟三个先去逛年会。三爷爷一家子也打算去,二大爷就开了家里送鸡蛋的机动三轮车把他们都拉上了。
大冬天坐在敞篷的三轮车后斗里,那滋味真是有些透心凉,好不容易到了镇政府这边,文蓉赶忙下车了跺了跺要冻僵的双脚。二大爷把三轮车开走停到相熟的饭馆后院,就和大家商量着分开逛年会。
年会上的人们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,三爷爷不放心,让他们姊妹跟着大人一起逛。文蓉不赞成:“三爷爷,这年会上的人太多了,本来就挤,你们带着我们还要分心,谁也逛不好,我们三个自己逛,您放心,丢不了我们。”
文俊和文静个子小,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也方便,和三爷爷他们说好还在饭馆门口汇合,一行人就分开了。
这时候的年会,乡土气息还特别的浓厚,街上卖的东西好多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,带着一种质朴的美。高粱秸秆编制的水饺盖帘,大大小小的摞在一起;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线带穿成的手提篮,利用颜色的变化穿出不同的花样,就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菜篮子。
文蓉买了一个篮子拎在手上,这种篮子重量轻,好携带,特别的方便。这个年代,农村有太多的心灵手巧的能人,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,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制作出堪比工艺品的生活用具。
尼龙的扎线带在他们手上被编织成各种筐子、篮子,花样繁多,文蓉一边看一边惊叹。擀面杖、案板、都是村里的老木匠打制的,平整光滑:各式各样的马扎摆了大半个摊子。
一个自制玩具的摊子上,摊主用桃木做成一把把长剑和大刀,剑身上还画着漂亮的花纹,文俊看了爱不释手。文蓉干脆买了六把留着送给小姑和周姐的儿子,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。
过了年就是狗年了,有手巧的老奶奶就缝了许多小狗的布偶,每个的造型几乎都不一样特别的拙朴可爱,文蓉又忍不住买了几个。
吃的东西年会上更是不缺,冰糖葫芦、糖画、吹糖人、棉花糖……甜滋滋的香气蔓延着整个集市。卖糖果的摊子到处都是,木质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散装糖。有螺丝糖、软软的橘子糖、薄荷糖,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。
姐弟三个也挑了几样糖果装了起来,又奔向旁边的点心摊子,点心摊子前也特别的热闹。年会上的点心大都是现做现卖,一口大油锅,一个面案,切成生坯的姜丝、麻片、麻花、馓子下到油锅里,翻滚几下捞出来金黄灿灿的,诱人极了。
过年的时候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斤点心,绿豆糕、蜜角、蜜三刀、桃酥……这些最老式的中式点心是最佳的首选。也有一些西点的摊子卖的也都是最简单的老面包和鸡蛋糕。
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游戏的摊子,文蓉玩心大起带着弟弟妹妹挨个的逛。这时候的游戏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带有博彩性质的小游戏,和后世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没法
许琛家的书房特别让文蓉惊讶, 书房的两面墙上都钉着高达屋顶的书架, 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。“你们家的书真多呀!”
“那是”许琛特别骄傲, “我爸爸妈妈都喜欢买书, 这些书都是他们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买的……”许琛让文蓉在里面随便看。
文蓉随手抽了一本书翻看, 这本书里写的是一个个的法律小故事, 每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个法律知识。文蓉看着看着就入了迷, 直到外面报时的钟声想起来才反应过来,已经十点了,文蓉还要去店里帮忙就和许琛告辞。
许妈妈挽留了半天,听文蓉说要去店里帮忙只好放她离开。许琛见文蓉喜欢那本没有看完的书,就让她带着回去继续看。
一放了寒假,商场这边的生意更好了,店里面三个人忙的不可开交。文蓉找周姐帮忙印制了一批号牌,顾客先交钱取号,然后再去端面,这样一来即使人多也不至于出错。
姥娘虽然认识的字不多,可数字还是能认清楚的,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,文蓉教会姥娘使用后,收钱找钱姥娘也算得麻利,往柜台后面一坐,颇有老板的架势。
文蓉姐弟放假以后每天都会过来,不忙的时候,三人就趴在店里的饭桌上写作业,人多了就帮忙端面,收拾碗筷。忙忙碌碌中离过年越来越近了。
腊月二十这天晚上,小舅和妗子带着一大包东西来到文蓉家,小妗子一来到就和姥娘说了一个好消息:“娘,涛涛他爸年前转正了。”
姥娘一听也很高兴:“真转正了?花了多少钱?那现在在哪个车间,工资能给涨不?”
“交了八千块钱,工作没变,还在我现在的车间,工资也涨了二百块钱呢。”小舅从橡胶厂建厂起就在那里干临时工,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转正了也是心满意足。
文蓉却知道橡胶厂的辉煌期也就是再有个十年,进入2000以后,这些厂子都开始走下坡路,工人也都下岗另谋出路了。当年和她一起摆小吃摊子的也大都是这些下岗工人,文蓉也不好扫小舅的兴致,试探了一下问道:“小舅,其实你们厂里的工资也不比妗子卖豆腐脑挣得多吧,你怎么不帮着妗子好好做生意呢。”
“那可不是这么回事,”小妗子立马不赞同:“你还小,不懂这些,我卖豆腐脑毕竟不是长久的活计,做买卖哪有准头,还是你小舅的工作保险,国家按月发工资,福利待遇又多,等老了不能动了,月月领退休金就行,做买卖哪有这些待遇?”
小妗子计划的也比较长远:“等明年家里再攒些钱,我和你小舅还打算给涛涛转个非农业户口,以后他要是考不上学还能去厂里接你小舅的班。”
这几年,他们周围很多的村子都有人转了非农业户口,可是这些人以后都会后悔,现在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户口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之分。不仅仅如此,到时候农业户口又变得吃香了起来。
文蓉劝阻小妗子道:“我听说现在单位都不让子女接班了吧,小妗子你给涛涛转那么早户口干嘛,还得花一大笔钱,以后涛涛要是学习好,考上了大学这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的了。”
小妗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“涛涛要是学习和你们几个这么好我就不愁了,这不是没办法嘛……”
小妗子过来给姐弟几个都买了过年的新衣,说了这半天闲话,小妗子这才想起,拿出来让姐弟三个试穿。又交代文蓉尽管忙店里的生意,过年的年货她们给准备,到时候,都做好了给送过来。
腊月二十二这天是东郊镇传统的年会,特别的热闹。姥娘就不让她们跟着去店里,让姐弟三个先去逛年会。三爷爷一家子也打算去,二大爷就开了家里送鸡蛋的机动三轮车把他们都拉上了。
大冬天坐在敞篷的三轮车后斗里,那滋味真是有些透心凉,好不容易到了镇政府这边,文蓉赶忙下车了跺了跺要冻僵的双脚。二大爷把三轮车开走停到相熟的饭馆后院,就和大家商量着分开逛年会。
年会上的人们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,三爷爷不放心,让他们姊妹跟着大人一起逛。文蓉不赞成:“三爷爷,这年会上的人太多了,本来就挤,你们带着我们还要分心,谁也逛不好,我们三个自己逛,您放心,丢不了我们。”
文俊和文静个子小,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也方便,和三爷爷他们说好还在饭馆门口汇合,一行人就分开了。
这时候的年会,乡土气息还特别的浓厚,街上卖的东西好多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,带着一种质朴的美。高粱秸秆编制的水饺盖帘,大大小小的摞在一起;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线带穿成的手提篮,利用颜色的变化穿出不同的花样,就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菜篮子。
文蓉买了一个篮子拎在手上,这种篮子重量轻,好携带,特别的方便。这个年代,农村有太多的心灵手巧的能人,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,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制作出堪比工艺品的生活用具。
尼龙的扎线带在他们手上被编织成各种筐子、篮子,花样繁多,文蓉一边看一边惊叹。擀面杖、案板、都是村里的老木匠打制的,平整光滑:各式各样的马扎摆了大半个摊子。
一个自制玩具的摊子上,摊主用桃木做成一把把长剑和大刀,剑身上还画着漂亮的花纹,文俊看了爱不释手。文蓉干脆买了六把留着送给小姑和周姐的儿子,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。
过了年就是狗年了,有手巧的老奶奶就缝了许多小狗的布偶,每个的造型几乎都不一样特别的拙朴可爱,文蓉又忍不住买了几个。
吃的东西年会上更是不缺,冰糖葫芦、糖画、吹糖人、棉花糖……甜滋滋的香气蔓延着整个集市。卖糖果的摊子到处都是,木质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散装糖。有螺丝糖、软软的橘子糖、薄荷糖,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。
姐弟三个也挑了几样糖果装了起来,又奔向旁边的点心摊子,点心摊子前也特别的热闹。年会上的点心大都是现做现卖,一口大油锅,一个面案,切成生坯的姜丝、麻片、麻花、馓子下到油锅里,翻滚几下捞出来金黄灿灿的,诱人极了。
过年的时候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斤点心,绿豆糕、蜜角、蜜三刀、桃酥……这些最老式的中式点心是最佳的首选。也有一些西点的摊子卖的也都是最简单的老面包和鸡蛋糕。
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游戏的摊子,文蓉玩心大起带着弟弟妹妹挨个的逛。这时候的游戏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带有博彩性质的小游戏,和后世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没法